CIRCLE K、全家、7-Eleven、Ministop、GS25,這些都是越南城市裡常見的便利店品牌。比起傳統商店,現代化的便利店價格雖然略高,但24小時營業、明亮有空調、有座位有熱食,裡面經常坐滿了打遊戲的年輕人、學生。這幾年,國際及越南國內便利店品牌為了爭食這塊零售大餅,在胡志明市及河內市都會區,卯足全力啟動了開店競賽,同時也是一場燒錢大賽。
從營收數字排行來看,Circle K是排第一,擁有400家店的Circle K,2008年就進入越南,集中在胡志明市、河內開店。經過10年發展,營收在2018年達到2.316萬億盾,相當於1億美元,毛利率突破31%。儘管毛利率提高,讓Circle K在2018年的虧損得以縮小,但那年還是虧了1,300億盾,十年發展下來,Circle K累計虧損金額超過了8,000億盾。
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店,儘管只有約130家店,但2019年營收達1.36萬億盾,平均每店產生收入的效率很高。2019年的毛利率維持在平穩的26%,虧損金額500億盾,也比2018年的780億盾縮小。全家便利店在2009年進入越南,初期是以合資公司型式,由越南本地的富泰集團(Phu Thai)、日本全家以及伊藤忠合資。但後來日本全家與富泰集團在2013年分手,富泰集團轉而發展自己的便利商店品牌B’s Mart。
B’s Mart的店面規模約160家,從年營收來看排到第四名,但這幾年的營運不是很好,節節敗退。儘管同樣是24小時營業,但店面總是缺少了像全家、Circle K那樣的休閒氣氛。2017年的營收達6,900億盾,之後連年下滑,2019年僅剩5,220億盾,毛利率17-18%。因為毛利率低,虧損的程度也很可觀,2019年虧損1,240億盾,累計虧損已達到9,010億盾。B’s Mart大股東富泰集團背後是泰國首富、西貢啤酒(SAB)控股股東蘇旭明(Charoen Sirivadhanabhakdi)。蘇旭明家族在泰國及越南的零售通路賺大錢,但目前B’s Mart的營運不算很成功。
營收規模排第三名的是Ministop,屬於日本Aeon集團,2019年營收達到9,940億盾,虧損金額達到1,410億盾。而2017年才進入越南的7-Eleven,知名度是世界第一,進入越南較晚但成長很快,2019年營收4,150億盾,已經排上第五名,2019年虧損金額達1,070億盾。韓國便利店GS25是這兩年才來的,目前還看不出績效,但是開店速度非常迅猛,也最有現代感,顯然是備了大筆現金而來。
對於越南便利店市場,目前最積極的要屬後進的7-Eleven及韓國GS25了,兩者喊出未來10年分別要開1,000家及2,500家的目標。筆者覺得很有勇氣,估計會燒錢燒到奶奶都不認得,但在巨大市場潛力前,狹路相逢勇者勝。